新势力6月战报: 谁在领跑?
- 2025-07-04 15:43:05
- 824
6月结束,来看看这个月各家销量表现,简单做个快评。
01蔚来
蔚来6月销量24925台车,二季度交付72056台车,完成销量指引,其中:
蔚来品牌14593台车
乐道品牌6400台车
萤火虫品牌3932台车
按照此前销量指引,四季度,蔚来品牌和乐道品牌的销量都要做到2.5万的月销量。
从目前的表现来看,实现难度有点大。
产品层面来看,随着5566的焕新上市,蔚来品牌的牌基本出完,就剩四季度的全新ES8,就看怎么在这剩下的半年时间里把销量拉上来。
乐道品牌6月6400台,距离破万还有差距,即便三季度乐道L90上市交付,四季度L80上市交付,距离2.5万的月销量还有距离。
至于萤火虫,5月销量3680辆,6月3932台,中规中矩。
蔚来现在的问题其实还是销量、资金还有内部改革。
02小鹏
小鹏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,这是小鹏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。
上半年,小鹏累计交付197189台,超过2024全年交付量,势头很好。
具体来说,小鹏X9第二季度交付7451台。
小鹏P7+24年11月上市,已累计交付车辆超62000台,月销量8000左右。
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0个月交付超万台。
小鹏G6在6月交付8700台。
也即是说,基本上今年小鹏打出的牌都切到了想要的蛋糕上,销量也不错。
马上,小鹏G7也要开始上市交付,应该也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。
小鹏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5万,上半年已经超额完成目标。
和我之前预测一致,这个销量目标对小鹏来说难度不大,可以努力冲一下40万总销量目标。
03理想
理想6月交付量是36279辆,第二季度共交付111074辆。
不说横向对比,仅对理想来说,这个销量并不算高。
今年5月8日,理想L系列完成了焕新上市,这也是理想销量主力。
那么6月,其实也是焕新车型发力的第一个完整月份。
理想二季度最原始的销量指引是12.3万-12.8万,目前也没做到。
其实反映出的一个问题就是:理想目前焕新产品竞争力不太够。
再加上现在市场内卷,竞品分流,理想增程的产品先发优势已经不在。
如果说,之前的理想是增程王者,那么现在理想已经从王者变成了守擂者。
我是觉得挺可惜的。
前不久,小米YU7上市开售18小时,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。这台车其实也是理想竞品车型。
7月1日,作为理想销量大头的L6给了更大政策刺激,比如5年免息+购车权益。看来YU7给到的压力不小。
去年,靠着L系列和MEGA理想砍下50万+销量。
那么今年呢?今年上半年理想累计销量是203938,今年光增程的量必须超过50万才行。
目前来看,似乎也有些难度。
理想之前定下的销量目标是70万,现在已经砍到64万。
增程已现颓势。
那么纯电呢?六座纯电SUV理想i8将于7月下旬上市,五座纯电SUV理想i6将于9月上市。
这个发布时间点,是真的很晚了。
看来去年的失利让理想在纯电战略上变得更加谨慎了。
这么晚的时间发布,也意味着如果想要完成销量目标,纯电车型必须一发就中,发布即爆款。
那么,靠着这两款纯电能否贡献10万+销量?这是一个好问题。
先看这个月上市的i8市场表现会怎么样吧。
04零跑
如果大家有关注,零跑是新势力里第一个公布6月销量表现的,而这个表现是真的可圈可点。
6月全系交付再创历史新高,达48006台,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台。
为什么零跑销量能这么好,其实就是零跑的独特卡位,超强的性价比,用十几万的价格带来二十几万的体验。
小鹏现在也有点向着零跑变的趋势,只是小鹏多了自己独特标签:智能化,为小鹏提供了多一份的溢价。
零跑想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,智能化能力的加强必不可少,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。
产品方面,2026款C16于6月18日焕新上市(15.18万元起),全新B01于6月29日启动预售(10.58万元起),2026款C10 6月大定突破15000台。
此外,零跑汽车和高通技术公司宣布零跑汽车旗舰D系列将搭载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(QAM8797P)。
零跑今年销量目标是50万+,按照现在这个趋势,难度不大。
05小米
小米6月交付量超过25000台。
小米今年上半年交付量大概是这样:
1月:20000+
2月:20000+
3月:29000+
4月:28000+
5月:28000+
6月:25000+
整体趋势可以看到,小米汽车现在是一扫之前的颓势,势头开始上扬。
小米汽车上半年销量超过15万,考虑到这是靠着小米SU7一台车就拿到的销量成绩,不得不说是真的牛。
6月26日,小米第二款车YU7正式上市,开售18小时锁单已经突破24万台,这个表现放在整个车圈来说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。
我知道有很多人质疑小米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订单。
其实没必要怀疑,可以对照小米SU7来看,当时小米SU7爆出的「大定」就不少,如今也是卖得火热。
所以到时候直接看YU7销量就行了。
数字会自己说话。
而随着这台车的大爆,其实给竞品们的压力不会小。
如果说之前这一块的纯电SUV市场是特斯拉和其他。那么现在就变成了特斯拉、小米和其他。
YU7成新的爆款,对小米销量、营收以及利润增厚又是一大助力。
而且随着YU7的大成,意味着小米将自己的价格带进一步扩展。
别忘了小米还有一款新车没发,YU9。
如果说SU7和YU7是在纯电市场大杀四方,那么YU9的到来意味着小米将正式切入增程。
理想的压力就更大了。
小米现在是越生产,欠网友的车越多。
小米今年给自己的销量目标是30万,后面又升到35万。
但我还是之前那句,小米今年能交付多少车,完全在于产能能有多少。
35万交付量不是上限,而是下限。
完。
- 上一篇:安卓果里果气苹果卓里卓气
- 下一篇:为什么人长大后会越来越像父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