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L8自动泊车撞墙, 行车记录被删除! 车主该如何维权?

  • 2025-07-23 09:14:27
  • 784

刚提一个月的理想L8在地库上演“智能惊魂”——自动泊车功能竟直接撞墙致保险杠损毁,更令车主感到蹊跷的是,事故后关键行车记录被理想后台悄然删除,客服回应“不能依赖智能”的推诿态度,将这家造车新势力推上舆论风口。

事件经过

7月10日,北京的一位理想L8车主向理想汽车客服反馈,其新购买的理想L8在地下车库启用自动泊车功能时,车辆撞向墙面导致前保险杠破裂。令人意外的是,客服未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,反而强调“不能依赖智能”,并要求车主将车辆送检。次日,当车主按流程索要行车记录仪视频以厘清责任时,发现事故前后30分钟的关键影像已被理想汽车后台系统自动删除。

7月15日,理想4S店工作人员上门检测后,仅确认“保险杠物理损坏”,但以“后台没有数据”为由拒绝处理。对此,车主提出了三点质疑:第一、自动泊车功能缺陷,为何让用户担责?第二、后台擅自删除行车记录,是否刻意销毁证据?第三、客服态度敷衍,理想如何保障车主安全?

车企反馈:沉默中的数据迷局

目前,由汽车后台数据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。在理想汽车官网公开的《理想汽车购买协议》和《理想汽车用户隐私政策》中,虽然提到了数据收集的条款,但未明确保存期限和用户调取权限。当用户想要调取相关数据时,就遇到了重重阻碍,变得无从下手。理想4S店工作人员的一句“后台没有数据”,无疑加大了取证和维权的难度。

截至车主在互联网平台发帖前,理想汽车官方尚未就“后台删除行车记录”及“自动驾驶责任界定”等问题作出正式回应。那么问题来了,就目前的情况,车主除了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帖,还有其他更好的维权方式吗?

律驰驾道观点

一、自动泊车功能缺陷,责任该谁担?

本次事件中,最直接的争议焦点在于自动泊车功能是否存在缺陷,以及由此引发的责任归属问题。

车主认为,既然是车辆自带的自动泊车功能导致的事故,那么责任理应由车企承担。然而,客服的回应却是“不能依赖智能”,这种态度无疑加剧了车主的不满和外界的质疑。

自动泊车作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一部分,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泊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。若该功能存在缺陷,导致车辆在正常操作下发生事故,车企显然难辞其咎。车企有责任确保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对于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事故,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此外,车企还需对自动泊车系统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,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。

二、后台擅自删除行车记录,是否涉嫌刻意销毁证据?

事故发生后,车主发现关键行车记录已被后台系统自动删除,这一行为立即引发了关于车企是否刻意销毁证据的猜测和争议。

行车记录作为事故现场的重要证据,对于厘清责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车企擅自删除行车记录,无疑加大了车主的维权难度。

从法律角度来看,车企无权擅自删除用户车辆上的行车记录。这些记录不仅关乎车主的个人权益,也可能成为事故责任认定的关键证据。车企若未经车主同意或未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删除行车记录,很可能被视为刻意销毁证据,从而面临法律上的不利后果。此外,车企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,确保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,避免因数据管理不当而引发法律纠纷。

三、客服态度敷衍,理想如何保障车主安全?

在事故处理过程中,理想汽车客服的回应态度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之一。客服强调“不能依赖智能”,并要求车主将车辆送检,但未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,也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。这种敷衍的态度让车主感到失望和愤怒,也引发了外界对理想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的质疑。

客服作为车企与车主之间的桥梁,其态度和行为直接关系到车主的满意度和忠诚度。在事故处理过程中,客服应积极响应车主的诉求,展开全面的事故调查,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。

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还会加剧车主的不满和信任危机。理想汽车应加强对客服团队的培训和管理,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,确保车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、有效的帮助和支持。

同时,车企还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为车主提供全方位、高质量的服务保障。

汽车法律纠纷,就找律驰驾道。